2024年,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独立、专业、严慎、高效”监管理念,团结进取、固本强基、守正创新,持续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督效能,有力保障西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
守正创新、提升能力,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绝无一失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核安全的决策部署,根据部党组巡视相关要求,做好有关核设施监管职能和问题整改项移交工作,督促推动有关核设施退役;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专项治理;以“书记话党建”“微党课人人讲”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获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模范单位”,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生态环境部“四强”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坚持严字当头,提升监管能力。 扎实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核与辐射安全,重点做好研究堆、铀浓缩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铀矿冶项目、核技术利用单位现场监督。坚持严字当头,发现并配合查处违法收贮放射性废物活动。着力提升监测应急水平,建立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辐射环境、流出物监测专项监督检查和应急能力评估,对西北五省(区)开展辐射监测与应急能力建设调度指导。总结和优化核安全文化评估活动,提升营运单位核安全文化水平。优化内部管理,强化干部培养,尤其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既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更需要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压实营运单位主体责任,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主动有效管控核安全风险。坚持严格独立监督和尊重开放信任相统一。 基于专业严谨和科学理性的态度与营运单位进行开放式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坦诚沟通,协同配合。坚持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相统一。 通过例行监督检查,督促营运单位自查并汇报情况;对于常规环境,要求营运单位主动对照相关要求落实管理制度和措施,及时报告情况。
接续奋斗,通过改进自身工作以及发挥建设性作用来提升整体监管效能
2025年,西北监督站将接续奋斗,以核安全监管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继续培育建设“四强”党支部;通过专业化、协同化、规范化、精益化,持续改进自身工作;通过不断提升执行力、内驱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履职并发挥建设性作用;持续强化政治力度、监管精度、纪律刚度和团队温度,提升组织整体效能。
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快年轻干部培养。 促进年轻干部学习研究小组季度、月度活动的机制化;通过处室(导师制)和学习研究小组(政治指导员和业务辅导员)对年轻干部进行纵向和横向双重管理指导;通过统筹内部授课、专题研讨、读书分享、案例汇编、开放式技术会议等方式加强业务学习。
积极推行部门协作和专业协同。 针对西北监督站小单位、多处室的现实,加强通才培养以及跨处室专业能力培养。由责任处室牵头组织监督检查活动,根据工作需要从全站范围选择不同专业特长的监督员组成监督组,互补互促,提升监督水平;建立专业协同机制,成立辐射监测、放射性废物和环境保护三个专业学习小组,加强跨部门专业力量建设;促进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人员的短期互助,促进人员成长和多岗位锻炼。
创新监督思路和方式。 强化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监督单位的协作,主动履职,不留盲区,加强协同;积极探索集中性日常监督,加大与营运单位各层级的接触广度和交流深度,增加现场活动参与度和监督活动活跃度,多途径了解情况发现线索,及早交流,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加强例行监督检查的统筹协同和高效组织;推进监督与监测的深度融合,善于从监测数据中及时发现问题;善于发现良好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共享。
优化内部管理,探索组织文化建设。 开展注重实效的多样化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参与者按照结构化思维分享体会,有效利用职工书屋加强阅读学习交流,逐步形成和丰富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加强知识管理,组织编制西北监督站典型监督发现案例汇编;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以核安全文化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建设,构建专业、信任、公平、尊重的监管关系。
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重点任务。 统筹年度监督检查活动,加强与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联动;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检查,丰富监督内容和效果。加强重点设施或重点问题跟踪,尤其是钍基熔盐堆的运行、试验和修改,核设施环境监督和重要核素排放,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退役、铀矿冶企业地下水监测等。持续提升自身监测能力,有序推进资质认定和分析项目培训考核,强化辐射环境和流出物监测专项监督检查和监督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