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社1月26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医学研究中心(NMRC)的科学家在动物试验中成功验证了一种使用电离辐射对心脏特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照射的新型非侵入性方法,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该方法有望为癌症患者以及超重及相关病症患者提供一种无需手术干预的治疗选择。
科学中心副主任、著名心血管外科医师兼心律失常专家亚历山大·罗曼诺夫
据科学中心副主任、著名心血管外科医生兼心律失常专家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向塔斯社介绍,传统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插入心脏来刺激器官,并试图消除心律失常的根源。然而,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治疗期间的生存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的心脏往往无法承受治疗的毒性作用。心律失常在癌症患者中尤为危险,据统计,它会使这类患者的年死亡率比没有患心律失常的人高出3.5倍。
针对这一问题,NMRC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利用电离辐射影响心脏脂肪组织的新方法。罗曼诺夫表示,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科学家在兔子身上进行了20项研究,并在迷你猪身上进行了总共40项实验。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了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辐射剂量,并确保了需要破坏的部位受损,而周围组织没有受损。
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使用了西伯利亚唯一一台用电离辐射照射动物的加速器。首先,在体重3至5公斤的兔子身上进行了第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有效的辐射剂量。随后,科学家开始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迷你猪身上测试这项技术,以引发各种心律失常。通过CT扫描,科学家能够准确定位心律失常源所在的心脏区域,并确定了辐射光束的照射区域。
罗曼诺夫透露,目前与梅沙尔金中心科学家合作的物理学家正在努力将光束宽度从9至10毫米减小到3毫米,并使其更加集中。除了癌症患者外,该方法还适用于患有肥胖症和其他并发疾病、不适合手术干预的患者。
关于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罗曼诺夫表示,下一步是为临床试验做准备。科学家需要选择一类患者来进行测试,最常见的是那些不适合标准治疗方法的患者。他总结道:“如果这些患者已经被处方使用电离辐射,例如用于治疗肿瘤,并且出现心律失常,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过程结合起来。”这一新型非侵入性方法的成功开发,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