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投入运行,主要包括在重点城市设置了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重要流域、国界河流、饮用水源、地下水、近岸海域海水设置了水体监测点;设置陆地监测点、土壤监测点、电磁辐射监测点;在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设置核安全预警点。
2019-01-02
公众科普
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小堆,除了被喻为“核领域重工业”的核能,在14日启动的“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活动”展览上,“核领域的轻工业”—核技术同样引人关注。
2017-09-21
公众科普
在核技术利用时,人们依据辐射的特点设置了足够的安全与防护措施,确保辐射源、人员及环境的安全。比如辐照装置,其混凝土的屏蔽墙厚度根据放射源的活度大小确定,有的可达2m以上,即便是小型设备上的放射源也被金属构件安全屏蔽。这就像将放射源围在了“金城锁钥”的金城里面,射线无法透出,使得核技术利用时屏蔽设施外的辐射水平处于环境本底水平范围内。
2019-05-07
公众科普
当放射性物质经由食入、吸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内时,可引起内照射。与外照射不同,内照射的人员即使脱离了造成辐射的环境,已进入人体放射性物质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2019-05-07
公众科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19年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支持科技厅系统及我院奋斗在藏区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党员干部同志的科技扶贫工作,配合甘孜州科技局切实推进
2019-06-21
公众科普
大约100年前的英格兰北部,一对父子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和科学史上的很多实验一样,看似很不起眼,却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研究分子的方式。
2019-05-09
公众科普
为保护公众,避免与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照射,人们设置了统一的电离辐射标志、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以及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警示标志。其中,电离辐射标志、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019-04-30
公众科普
?借助辐照技术,这种预计售价上千元的高端白酒可以缩短醇化时间,厂家也能减少资金占压。”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哈益明教授话音未落,不少参会者赶紧举起手机拍照。
2018-03-30
公众科普
利用加速器或钴-60做射线源的,基于辐射成像原理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可有效打击这些犯罪活动。该系统由射线源、探测器、图像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辐射防护与安全系统等部分组成。当集装箱通过时,快门自动打开,钴-60发出的y射线被准直器约束成扇形片状窄束,穿过集装箱到达探测器。
2019-04-28
公众科普
辐射确实会在一定情形下给人们造成影响。既然如此,我们所关心的就是使用不当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2019-04-28
公众科普
?谈到辐照食品,很多消费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被核辐射后的食品。其实,辐照采用封闭放射源,仅是为了杀灭食品里的细菌,这与放射性沾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2011-07-28
公众科普
人们利用核技术研制出一种探测器——“离子迁移光谱”探测器,使用这种探测器的爆炸物检测仪对爆炸物的检测可达到微微克级(10-12),能快速地检测和分辨痕量爆炸物,被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大型会议、展览馆等公共安全场所。
2019-04-28
公众科普
这是因为安检仪内部有1台X射线机,能发出X射线,产生的X射线照射行李包裹并在穿透行李后,电脑会自动根据反馈回来的X射线强度对图像进行渲染处理,使得不同密度的物品在屏幕上反差极大,一眼就能识别其形状。
2019-04-28
公众科普
X射线、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这就是基于射线成像原理的无损探伤技术,仿佛在透视被检对象的内部,因此,探伤检漏又叫无损探伤,俗称“透视之眼”。
2019-04-25
公众科普
阅读排行榜
时尚|
石城县|
怀集县|
元朗区|
浦北县|
文登市|
南澳县|
阿尔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