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3号”科学考察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的布放任务
02-04
头条
根据一项新研究,大型重离子对撞机实验(ALICE)合作组织首次观察到质子和phi介子之间的剩余强相互作用。
2021-11-29
原子核对撞机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描述他们如何在2018年安装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一个紧凑型乳化液探测器的试运行期间观察到六个中微子的相互作用。
2021-11-28
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撞机
质谱仪从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一开始用于测量原子质量,随着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随后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出现开始应用到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离子源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质谱仪开始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
2021-11-26
质谱仪
在一项名为 FASER 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分析了仪器收集的粒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中微子信号,希望后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某些关键的物理学特性。据悉,中微子是一种呈电中性、极轻、且很少与物质粒子产生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
2021-11-26
宇宙射线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微子粒子加速器
近日,来自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工程师与斯洛文尼亚的 Jo?ef Stefan 研究所合作,使用核辐射代替传统技术进行了无线传输,用「快中子」传输数字编码信息。
2021-11-26
伽马射线
位于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首个中微子候选体已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UCI)的物理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探测到。中微子是由位于LHC主质子对撞机光束切线上的一个小型试验仪器探测到的。
2021-11-25
大型强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一般来说,残留氮在不同土层中的迁移和利用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选择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和模拟土柱法,由上海化工研究院提供K15NO3示踪剂及15N丰度检测技术研究了APRI对残留硝酸盐迁移利用的影响。
2021-11-25
氮15同位素示踪法稳定同位素
在 Rhisotope 项目的第一阶段之后,俄罗斯综合核电巨头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南非东开普省帕特森启动了社区推广计划。
2021-11-25
核技术稳定同位素
氮通常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限制性元素,活性氮的增加一方面缓解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限制,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一些区域或者局部地区严重的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理解氮污染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未来趋势十分必要。
2021-11-25
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技术氮15
质子治疗是一种精确的肿瘤治疗手段,是全球公认的最先进、最尖端放疗技术。即使这种先端技术建设资金巨大,但是其显著的治疗优势,依然吸引全球各国建设质子项目,中国也不例外。
2021-11-24
质子加速器质子治疗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强流粒子束与激光研究室与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同行合作,通过在束γ测量方法进一步对最轻丰质子核74Se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研究,将产生该核素的关键反应74Ge(p, γ)75As实验测量扩展到国际最宽能区。
2021-11-23
核物理原子核
亚琛工业大学Twan Lammers和巴斯克研究和技术联盟Jordi Llop对纳米粒子用于癌症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和诊疗一体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2021-11-23
放射性核素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新研究显示,煤炭产生的最初阶段之一背后的机制可能与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的不同。通过观察世界各地煤炭样本中的甲氧基基团并使用稳定同位素,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科学家发现,有机物质最终会变成煤,并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甲烷。
2021-11-23
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技术
柬埔寨农业土地资源管理部正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接受技术支持,以建设柬埔寨与农业部门相关的核科学、核技术能力,以便在水稻生产中更有效地管理氮素养分。
2021-11-23
稳定同位素技术稳定同位素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广泛用于恶性实体瘤的治疗,并成为许多瘤种改写指南的新治疗标准。那么,这种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是否可以起到有效预测疗效和生存获益的作用?
2021-11-22
同位素分析
阅读排行榜
嘉黎县|
苗栗市|
汤原县|
卓资县|
孝感市|
邯郸市|
沂源县|
营口市|
新平|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