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高能物理CMS团队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实验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
2023-03-28
核技术核物理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研究表明,黑洞质量“禁区”的位置和宽度与被称为核天体物理“圣杯”反应的12C(α,γ)16O的反应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较大的“圣杯”反应的天体物理反应率可以提高大质量恒星在核心氦燃烧结束之后16O的丰度,从而导致随后的恒星燃烧过程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正负电子对,使得黑洞质量“禁区”的上下限降低。
2023-03-28
天体物理核天体
近期,白东锦、董晓龙、朱迪等人在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空基主被动冰川探测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率极区冰冻圈主被动微波探测技术”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同国外合作者联合研究冰盖内部温度和密度廓线的主被动微波联合遥感探测方法取得重要成果,并利用现有主被动遥感观测数据条件下应用到实际冰盖区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2023-03-22
专家观点
此外,MCP聚合物标签只可与稀土金属和铋等的三价离子配位(对应约40个检测通道),超过60%的同位素通道并没有实际使用,制约了质谱流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指标检测能力。由此可见,提高质谱流式金属标签的灵敏度,实现低丰度细胞标志物的检测以及开发新的质谱流式同位素通道,提高质谱流式多指标检测能力是当前质谱流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3-03-21
同位素分析
利用无偏见的代谢组学和稳定的同位素辅助追踪,研究人员表明,在脂多糖刺激后,会诱发炎症天冬氨酸-精氨酸分流。
2023-03-17
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技术
“大科学装置天然具备建制化科学研究的特点。”王贻芳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从装置设计、建设、运行到数据处理、科学研究,都采用有组织的模式,不仅有国际合作组、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各种管理委员会,还有不同的系统和子系统,这种金字塔型管理体系由专人负责。
2023-03-09
大科学装置中微子流
罗琦介绍,目前国内生产的医用同位素主要利用研究堆辐照。但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研究堆的数量屈指可数;而美国现在运行的研究堆有25个以上。这意味着国家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国家的核基础能力。可利用已有的堆来辐照,同时也可以建一些专门的生产堆来生产医用同位素。
2023-03-07
医用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核医学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为抓手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新经济发展引擎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围绕“四个面向”,在多个领域开展了重大原始创新研究,衍生了一批公共创新平台,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
2023-03-07
中国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基于此发现,该团队准确测量了M42电离区的碳氧离子丰度。研究成果表明,离子射电复合线有望成为测量元素丰度的常规手段,对精确测定星际空间,特别是高度消光区的元素丰度具有重要意义。
2023-03-07
宇宙射线
然而,24个中微子并不足以告诉我们超新星是如何发生的。有几十种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描述超新星爆炸过程,为了全面描述它,需要观察更多来自核心塌缩超新星的中微子。进入由费米实验室主持的国际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DUNE将研究中微子的性质并寻找新物理学,同时等待超新星中微子的到来。该实验将包括两个粒子探测器:位于费米实验室的“近探测器”和位于南达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1300公里外的“远探测器”。
2023-03-07
中微子流
稀有气体(He、Ne、Ar、Kr、Xe)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由于部分稳定稀有气体同位素可通过核反应产生,因此在核保障监督、核科学等领域中相关核素可以提供关键参考信息。
2023-03-06
同位素分析核技术稳定同位素
研究利用基因组改变可将肺腺鳞癌分为三个预后相关的亚型,在预后最差的亚型中富集了STK11基因的突变。该亚型中,针对LSD1的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肺腺鳞癌的恶性进展。
2023-03-05
靶向治疗
结合激光技术、超精细原子分子谱学、放射性核束、核探测等多学科交叉的精密激光核谱学方法,在研究奇特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正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研究方向,在国际各大型放射性束装置上广泛部署。
2023-02-28
原子核核物理粒子物理核技术
随后,研究团队测量了水溶性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组成(Δ14C)组成,发现Δ14C与细胞凋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023-02-28
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
植物叶片水同位素比值为现代生态水文研究和植物衍生的有机生物指标古环境研究建立联系,成为现代生态学和古环境研究的桥梁。因此,探究叶片水氢和氧同位素比值的控制因素和差异性响应,不仅可以促进生态水文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有机生物指标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指示意义的研究。
2023-02-27
同位素分析
阅读排行榜
松江区|
读书|
铜川市|
寻甸|
海南省|
长泰县|
黎平县|
顺平县|
松溪县|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