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
随着国内外天文大科学装置的不断投入运行(如FAST,HXMT,LIGO,Virgo,NICER),中子星物理领域的研究再度成为核物理和天文学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彼此间学术交流与合作,8月20日至22日,近代物理所组织召开中子星内部物理研讨会。来自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图1:专家学者合影21日上午,近代物理所纪委书记宋华龙致开幕词...
2024-09-06
7月8日至7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高颗粒度时间探测器(HGTD)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欧洲核子中心(CERN)、法国宇宙基本规律研究所(IJCLAB)、斯洛文尼亚约瑟夫·斯特凡研究所(Jozef Stefan)研究所、德国美茵茨大学、西班牙高能物理研究所(IFAE)研究所、荷兰奈梅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高能所等单位的61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高能所所长王贻芳致欢迎词,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项目负...
2024-07-20
7月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ATLAS探测器升级项目启动会在高能所举行。项目专家组由高能所李金研究员任组长,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李强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李占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建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孙向明教授、周代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向导教授,高能所衡月昆研究员和欧阳群研究员。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王建春、科研计划处副处长杨春霞、财务资产处副处长王...
2024-07-1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俯冲大洋板片脱水过程中的镁同位素分馏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俯冲大洋板片脱水可以解释不同俯冲带地区岛弧岩浆的镁同位素组成特征,为理解俯冲带的温度结构以及深部水循环提供了新的认识。相关研究成果以Heavy magnesium isotopic signatures in arc lavas may be attributed to dehydration of subducting hydrated mantle为题,发表在地
2024-06-21
2024年6月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CSNS-II)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召开,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8名低温领域的专家组成。CSNS-II工程指挥部、加速器分总体以及直线高频系统、低温系统和超导腔系统等共20余人参会。评审会由CSNS-II总工程师齐欣和评审组组长欧阳峥嵘教授主持,加速器分总体...
2024-06-17
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
2024-02-08
2023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一期项目配置的瓦里安旋转束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获批国家药监局第三类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号: 国械注进20233050613)。
2024-01-03
近日,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暨第三届聚变等离子体破裂物理研讨会在湖北宜昌顺利召开。会议共有来自西物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余名代表参加。
2023-09-15
中国的同步辐射装置建设发端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光源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BSRF 是按照“一机两用”的方针,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附属设施于1989 年建设完成的国内第一个用户装置。
2023-07-24
3月30日至4月1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探测器-加速器接口区域设计研讨会在南华大学举办。本次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高能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的37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2023-04-10
鸡东县 |
永丰县 |
银川市 |
绥化市 |
阜康市 |
清徐县 |
镇原县 |
南乐县 |
容城县 |
鱼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