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2023年2月24日,中国同辐所属中核安科锐首次推出CT-TOMO技术,突破性地将诊断级螺旋CT影像技术与螺旋断层TOMO放疗系统契合于同一环形机架体系中,这一全新模式标志着诊断级影像体验和个体化精准治疗进入新纪元,为临床带来更多可能。
2023-02-26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国内首台基于回旋加速器的BNCT装备已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基于14兆电子伏特强流回旋加速器的中子源联合试验,标志着原子能院突破了BNCT装置从加速器、中子靶到慢化体的全部关键技术,具备了开展BNCT商品机设计和建造的能力,为下一步临床示范中心建设和BNCT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02-25
会议传达了集团公司近期安全环保工作要求,各单位汇报了2022年安全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会议对2022年外部监督检查问题逐项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反馈,并结合各单位安全环保焦点、重点及难点工作开展深入研讨。
2023-02-25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19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在蓉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刘叶告诉记者。
2023-02-25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防火墙”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标志着中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2023-02-25
后续,华南监督站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强化依法监督、全过程监督、一线监督、闭环监督,以高质量的核安全监督,稳步提升监督效能,筑牢核与辐射安全的坚实防线。
2023-02-24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3日报道,在核聚变研究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核聚变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有望在本世纪40年代以后实现实用化。对重要专利的统计发现,中国排在首位,领先于美国(第二位)和日本(第四位)。
2023-02-24
未来,中核集团将继续在白沙绿岛产业园建设、天然铀、核燃料、新能源、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持之以恒加强双方合作,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创新形成良好合作模式,共同推动衡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3-02-24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集团公司核安全文化提升三年行动安排部署,全面推动院核安全文化建设,2月23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丛林面向全院讲授了“新春安全第一课”。
2023-02-24
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机械手超声检测国际标准的空白,为丰富世界超声检测技术贡献了中国方案,不仅充分体现了我国超声检测技术的国际先进性,也提升了我国在超声检测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促进我国机械手超声检测系统和装备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023-02-24
济南市|
叙永县|
潮安县|
平塘县|
镇原县|
平谷区|
安远县|
达拉特旗|
仁布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