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创新中心的成立是中国同辐践行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实中核集团与四川省签署的战略框架协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中核集团核技术产业的重要举措,将积极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创新发展。
2017-12-27
?《中国核网》2017年12月1日刊载《国防科技信息网》新闻报道[1],说俄罗斯“已经开始使用可将环境风险最小化的独特‘绿色’技术对乏燃料进行后处理”,2021年将开始“工业规模”运行。这是核技术的重大进步,对核工业关系重大。但传媒界反应冷淡。
2017-12-27
?11月10-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应邀率团出访奥地利、荷兰和西班牙,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西班牙国家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院和巴塞罗那大学进行了访问。
2017-12-17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成立了中国同辐核技术应用创新中心(成都)。
2017-12-07
乍看这跟污水处理毫无关系啊。搞核能的机构为啥要报道污水处理的新闻?这可要科普一下了,其实原子能除了可以造原子弹、建核电厂,真的还能用于环境治理。
2017-11-27
?中国利用核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取得突破。民用核技术的一项科研成就—“中广核技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21日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完成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17-11-27
第一个量筒是未处理的印染废水,第二个是经电离辐照的废水,第三个是经更大剂量电离辐射吹的废水。他们声称这个技术处理的出水更加干净和安全。
2017-11-27
随着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的顺利返航,一大批空间搭载物(植物种子和微生物菌株等)圆满完成12天的太空之旅,经过神奇的“空间诱变”之后,它们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随着这些新的科研成果的诞生,又将会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相关搭载方代表。
2017-10-27
中国核技术网讯: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最新引进国内先进的肿瘤放疗全套设备东软NMSR60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全自动多叶光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放疗网络系统、西门子64排128层CT模拟定位系统等。与
2017-10-26
据科技日报10月22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核技术所所长王国宝20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
2017-10-22
辛集市|
兴隆县|
定安县|
手游|
兴国县|
秦皇岛市|
阿坝|
东阳市|
昭通市|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