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阿斯利康公司欣然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6月18日正式批准奥希替尼(英文商品名:TAGRISSO,通用名:甲磺酸奥希替尼片)联合培美曲塞与铂类化疗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人患者。这一新批准标志着奥希替尼在中国市场上的第四个适应症的确立,此前它已获批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并携带EGFR T790M突变的二线治疗、EGFR外显...
2024-06-28
2024年6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的铌三锡超导腔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近代物理研究所(近物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共计2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近物所副所长何源、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森林等出席会议。潘卫民首先致辞,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
2024-06-28
6月22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2024-2025年度束流评审会在近代物理所召开。评审会由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肇西院士主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沈文庆院士致辞,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作了题为面向重大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 发挥HIRFL特色 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工作报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相关人员共...
2024-06-2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重离子束辐射诱变对四尾栅藻突变株能量转换和碳代谢途径影响显著,同时,获得兼具高效固碳能力和抗逆性的四尾栅藻突变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技术类权威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微藻是一类在水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单细胞水生植物,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周期短、高值代谢物丰富等特点,在碳捕获与封存、三废绿色处理...
2024-06-26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在电解水析氧反应(OER)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配位工程选择性激活晶格氧位点,实现了OER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的显著提升,相关工作以Selective Activation of Lattice Oxygen site Through 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to Boost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于2024年6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
2024-06-26
近日,关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实验装置(Back-n)的综述论文Back-n white neutron source at CSNS and its applications获评《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NST)期刊2023年最具影响力论文。本论文是发表在NST 2021年第1期的主编约稿论文,综述了CSNS Back-n的束线建设、束流特征、探测器谱仪等实验条件,介绍了装置运行3年来在核数据测量、探测器标定、单粒子效应、中子成像和元素分析等方面
2024-06-26
月球,自太阳系形成之初就记录着宇宙的诸多奥秘,不仅承载着亿万年的自然历史,更是宇宙事件如超新星爆发的见证者。近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召开第七次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公布了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发放名单。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得200毫克(mg)嫦娥五号表取月壤样品,全国共有13家科研机构申请获得通过。由于研究意义重大,原子能院是本次获批项目中唯一得到破坏性使用许可申请的单位,将有助于更好地开...
2024-06-25
2024年6月20-22日,以中子与X射线前沿交叉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南澳科学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头部企业的近50位中子和X射线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共同研讨如何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两大科学装置的互补优势,联合开展多学科的基础前沿研究,为我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提供关键的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中国...
2024-06-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耿晋团队报道了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促进Glut1促进靶向蛋白降解。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6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和其他蛋白质相关疾病方面。利用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对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膜蛋白和细胞外蛋白质的研究仍处于临床前阶段。有用靶标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潜...
2024-06-24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4年6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个核医学领域重大项目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医学精准诊疗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学术指导小组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黄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
2024-06-22
鹰潭市 |
乌苏市 |
岚皋县 |
青铜峡市 |
辽宁省 |
左贡县 |
株洲市 |
陆丰市 |
名山县 |
诏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