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闻
3月30日至4月1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探测器-加速器接口区域设计研讨会在南华大学举办。本次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高能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的37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2023-04-10
马力祯董事长表示非常高兴能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这样有影响力的高校和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国科离子在重离子放疗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当前放射治疗领域还有很多核心难关,仍需与学界联合突破。联合实验室能够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加强远程医疗、放疗及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2-10-18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合作,合成了新核素钍-207,并发现了Z>82, N<126核区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
2022-05-30
2月18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放疗质控指南2021年立项通知。由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共同参与的“超声引导下放射治疗物理实践指南”项目成功获批。
2022-03-08
中山大学 6 月份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成立了核技术(昆虫不育)协作中心,双方要在用核技术控制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上展开合作。
2021-08-25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上。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正是核技术的一种应用。
2021-08-21
6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以下简称“南沙医院”)主体建筑全部竣工,预计今年底可全面交付使用。
2021-06-30
6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北京与远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Najact Mokhtar以视频连线方式进行线上签约,在中山大学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协作中心”,双方将在核技术蚊媒控制领域展开合作。
2021-06-03
中子辐照引起的材料性能退化是影响SiC材料在裂变堆和聚变堆中应用前景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关键问题,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刘敏团队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在近期取得如下代表性进展。
2021-04-19
4月20日,广东省抗癌协会第十一届“肿瘤核医学新进展”研讨会暨广东省第十届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国际会议厅顺利召开,国内外核医学专家共聚一堂,聚焦肿瘤核医学新进展。
2019-04-28
宣武区|
隆德县|
阿拉尔市|
东源县|
嘉荫县|
神农架林区|
资中县|
阿克|
平陆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