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谱仪新闻
CP对称性描述了正反粒子(C对称)所遵守的物理定律在镜像变换(P对称)后是相同的。这一对称性,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下成立;而在弱相互作用下则轻微破坏。
2022-07-27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实现了一种全新方法,为研究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极其灵敏的探针。6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杂志。
2022-06-02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云参观”环节,讲解员通过对沙盘模型的演示,展现了对撞机的全貌。画面切换到对撞机的“大脑”中央控制室、对撞机的“眼睛”北京谱仪控制室、储存环隧道以及同步辐射大厅,科研人员全方位解读了科学家如何操作对撞机、并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利用对撞机的“副产品”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实验研究。
2022-05-31
4月29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一行到高能所就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科研成果产出情况进行调研。
2022-05-07
北京谱仪BESIII合作组利用连续能区2.23-3.67GeV正负电子对撞数据,以优于3%的精度测量了R值。
2022-02-16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及其重大改造工程(BEPCII)运行的质心能量范围是2-5 GeV,最大亮度为 1×1033 cm-2s-1,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高能物理对撞机。
2021-12-11
11月29日至12月3日,北京谱仪Ⅲ(BESⅢ)国际合作组2021年冬季会议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用线上会议形式,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
2021-12-07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王竹溪教授根据《诗经·绸缪》中的诗句“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将“charm quark”译为“粲夸克”。这篇对粲夸克发现者之一马亚尼教授的采访讲述了粲夸克的发现以及对含粲物质寻找和研究的迷人历程,以及我国北京谱仪实验在这些研究中的卓越贡献。
2021-11-23
大约十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顺教授开始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中,组织量子色动力学(QCD)相关的精确测量与检验工作。由此组建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利用正负电子湮没数据,测量了多种重子在类时区域的形状因子,揭示了重子内部的电磁分布,并有助于理解重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2021-11-16
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对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还观测到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
2021-11-11
垫江县|
英吉沙县|
鄄城县|
右玉县|
石阡县|
和田市|
文水县|
东源县|
十堰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