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会议指出,要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二级学会和各专委会作用,集智攻关,解决核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引领学科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跟踪核领域前沿技术,促进国内外核技术交流,培育国际一流期刊;加强核领域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宣传核科学、核技术、核知识,提高全民的科普素养;加强与国内优秀学会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学科的学会联盟,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2022-10-18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强激光也成为继加速器和反应堆之后研究核科学的一种新手段,并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
2022-10-18
近日,从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获悉,10项国际合作项目入选“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诱变与生物技术培育作物绿色品种”项目位列其中。
2022-10-15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代表团表示,芬兰加强了其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监管框架,并在近年来取得了进展。该小组还确定了可能改进的领域,包括加快立法的计划修订,使其涵盖核设施和辐射设施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2022-10-15
本周二,隶属于美国卫生部的美国战略准备与应对管理局(ASPR)宣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该机构表示,作为其“长期、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以更好地准备在发生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后拯救生命”,其正从总部位于加州的生物技术公司美国安进公司(Amgen)购买价值2.9亿美元的Nplate药物。
2022-10-11
Grossi 先生讨论了亚美尼亚在希望之光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这是 IAEA 一项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国家癌症护理和放射治疗获取问题的倡议。总干事与 Avanesyan 女士就肿瘤中心成为“锚定中心”进行了交谈,以分享知识并改善该地区癌症治疗的可及性。
2022-10-11
民生方面,优化布局、服务社会,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保障国民健康。核动力院先后成立了同位素研究室、医用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攻克“卡脖子”技术;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碳-14干法提取工艺,碘-125制备技术水平有望国际领先;堆照医用同位素关键产品锶-89具备供货能力;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挂牌,并成立了海同同位素及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成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型核素及新型核药的研发生产;开发出钴-60远距离治疗机、后装治疗机、血液辐照机以及碳-14呼气检测仪等核医疗设备,形成了30余种核仪器设备产品
2022-10-09
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期间,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于9月16日~18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论坛共包括一个主论坛、五个分论坛和若干配套活动。主论坛期间,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东盟核技术应用国际合作示范项目,中核集团发布“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2-10-08
沈功田主任委员连任ISO/TC135/SC9主席,充分说明了世界各国对我国无损检测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认可,对我国无损检测标准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将使我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无损检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繁荣发展。
2022-10-02
2021年9月28日,中国首例特许准入钇[90Y]微球注射液手术由董家鸿院士团队领衔在海南博鳌为城先生成功实施。标志中国肝脏恶性肿瘤治疗领域迈进国际化精准介入内放射治疗的全新时代!
2022-09-30
苗栗县|
修水县|
油尖旺区|
富蕴县|
含山县|
扎兰屯市|
弥渡县|
柘荣县|
凤山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