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新闻
7月13—15日,聚焦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应用的香山科学会议“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除了广受关注的天文望远镜之外,会议还围绕粒子物理、核物理、强磁场、综合极端条件、先进光源、中子源及交叉学科等领域大科学装置的基础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22-08-03
磁共振(MR)使用磁场成像,不产生X射线,没有任何辐射,是临床上最安全的影像检查和诊断方法之一,可在人体头颈、腹部、脊柱、全身各关节等部位开展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能提供高清精准的影像诊断信息。
2022-08-03
近年来,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因其高成像分辨率的显著优势而迅速发展。7 T MRI已经获得临床批准,21.1 T MRI也已成功用于啮齿动物研究。然而,关于20 T以上强磁的生理安全性的研究仍然很少,而30 T以上的相关研究仍然是空白。
2022-08-01
“我们将联合相关单位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揭榜挂帅’任务,开展以超导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水平先进医疗装备的研制和应用。”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果表示,研发过程中重点需要突破低温强磁场超导技术。将超导技术运用在重离子加速器之后,制造和运维成本是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
2022-07-27
许多观测发现,这类天体的X射线辐射能谱中有“凹陷”结构,即回旋吸收线,这是X射线光子被在磁场中回旋运动的电子共振散射吸收造成的。回旋吸收线的能量与中子星表面磁场的强度相对应;因此,这一现象可以用来直接测量中子星表面附近的磁场强度。
2022-07-13
中子星是宇宙中具有最强磁场的天体,对其X射线能谱的回旋吸收线的探测是目前直接测量中子星表面磁场的唯一方法。最近,“慧眼”卫星团队在编号为Swift J0243.6+6124的中子星X射线双星发现了能量高达146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对应超过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继2020年直接测量到约10亿特斯拉的宇宙最强磁场之后,再次大幅度刷新了最高能量回旋吸收线和宇宙最强磁场直接测量的世界纪录。
2022-07-05
宇生放射性核素(如铍10、碳14等)由高能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和表生环境多种原子核(如氧、氮、氩等)相互作用产生,在地球多个圈层广泛存在。对宇生放射性核素在自然样品中的含量进行分析,可重建过去的高原隆升、地球磁场变化、太阳活动、空间高能事件(如太阳质子事件和超新星爆发)等大尺度的自然过程。
2022-06-28
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MMS)原位探测数据,前述团队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在处于湍动态的磁场重联扩散区,电子可通过多种加速机制(二阶费米、电子感应加速器加速、静电势等)被有效地加速至相对论能量(约为300KeV,KeV为千电子伏特),并在分布函数上呈现幂律谱分布。
2022-06-14
同步辐射原理是带电粒子(电子、离子)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偏转,沿运动的切线方向上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封东来解释说,“这是一种‘开机才有、关机就无’的射线,并且软X射线波段的射线在空气中无法传播,穿透力很弱,所以并不可怕。”
2022-06-02
由于天体磁场的作用,会俘获如上述太阳“爆发”所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进而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其实,在我们的母星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
2022-05-22
马关县|
科尔|
绥化市|
乐平市|
西丰县|
错那县|
昭觉县|
镇平县|
曲水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