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新闻
JT-60SA实验已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欧盟与日本在“更广泛方法”框架下的旗舰合作项目,该机器于2023年底首次成功进行了等离子体运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JT-60SA在探索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的关键物理和技术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02-05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高温联合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在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领域的基础项目上宣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在无中子(不释放中子)质子束流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针对硼核聚变反应,为未来创造清洁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2-05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托木斯克)强电流电子研究所高能密度研究小组取得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两级混合气体衬管,该衬管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硬核部分辐射产生的效率,频谱增加了一倍半以上
2025-02-04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新西伯利亚)的专家为俄罗斯托卡马克 Globus-M2 开发了一套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在2024年底的实验中成功证明了其有效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2025-02-04
1月20日,等离子体所组织召开人才交流座谈会。等离子体所党委书记吴新潮、综合办主任黄素贞、副主任杨曜以及部分人才代表应邀参加会议。座谈会由等离子体所副所长胡建生主持
2025-01-23
小环径比球形托卡马克(SMART)装置首次成功产生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这一进展使通过受控核聚变反应实现可持续、清洁且几乎无限的能源又近了一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核聚变》杂志上
2025-01-23
1月22日,2024四川大科学装置创新成果发布会暨四川大科学装置开放合作联合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办
2025-01-23
近日,多途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心团队在NF杂志上发表了EAST装置上H模台基附近GAM带状流研究成果。文中报导了以台基顶附近同时出现GAM和宽谱准相干模QCM出现为表征的稳态高约束模式,其H98因子可达1.2-1.5,典型的只有QCM出现的放电其H98因子只有~0.8-1.2,且大部分<1.0,见图1,所有数据来源于EAST-2018年度等离子体实验。研究发现,这种运行模式基本运行参数区间为高q95、高温度的等离子体放电中:当q95>6时,这种模式可以长期维持,并通过增强Da辐射...
2025-01-22
依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后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等两个核技术研发后补助科研项目验收结果予以公示
2025-01-22
俄罗斯JSC DV Efremov电物理仪器研究所(NIIEFA)与NUST MISIS联合研发了一种新型材料,旨在用于反应堆技术托卡马克分流器(TRT)的面向等离子体元件(TRT)的制造
2025-01-21
积石山|
稷山县|
邵东县|
鲜城|
大竹县|
灌阳县|
常熟市|
靖远县|
青阳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