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新闻
中国环流器指挥控制中心传来了好消息,以“决战能量之巅”青年突击队为主体的实验团队,将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
2022-10-28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HL—2M实验负责人钟武律表示,衡量核聚变装置及核聚变研究水平有3个参数:燃料的离子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只有3个参数的乘积超过特定数值,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核聚变。
2022-10-28
GA 聚变系统使用强大的磁铁和微波加热,产生等离子体 - 一种热气体,其中电子与原子分离。在稳态运行中,聚变等离子体会保持很长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2022-10-26
“我们的托卡马克装置其实就是在一个大型真空容器里面注满气体,然后把气体电离变成等离子体,再用强磁场把带电粒子控制住,让它在真空容器里面悬浮起来。”钟武律说,要让未来的托卡马克聚变堆运行,等离子体电流必须超过1兆安。
2022-10-21
参与者正在接受一般核法以及该领域更专业主题的培训,例如与中小型反应堆、核安全和核聚变发展有关的法律方面;环境法和核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核退役和废物管理融资的法律问题。
2022-10-21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从第六届亚太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AAPPS-DPP)年会开幕式传来喜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的龙婷博士被授予U30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她在托卡马克密度极限附近的粒子输运物理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2022-10-20
面对模块内部结构复杂、焊缝上百条、产品制造尺寸精度高、质量要求严格等困难,七二五所八室电子束焊接攻关团队在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氦冷包层模块项目中积极设计方案、储备技术和提供服务,陆续突破了8毫米至70毫米系列大厚度聚变钢电子束焊接缺陷控制技术、焊接变形控制技术,最终产品顺利通过无损检测、氦检漏和压力试验的考核,获得了专家组和客户一致高度评价,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束焊接技术在我国重大装备中的应用。
2022-10-10
不仅是“嫦娥石”,核地研院的研究团队还首次成功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氦-3的含量和提取参数。氦-3一直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聚变资源之一。而月球则是储存氦-3的天然“仓库”。核地研院第一批月球样品使用责任人黄志新介绍,目前的核聚变实验主要利用氘—氚反应来开展,但这种方式的核聚变会产生中子,具有一定危害性。
2022-09-27
把握科技创新前沿,才能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制定可控核聚变技术工程化、商业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可控核聚变技术工程化、商业化进程;关注生物制造、类脑科学、质子医疗装备等未来产业技术变革态势,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十多年来,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诞生,助力国家抢占前沿科技领域国际竞争制高点,而安徽也在这其中摸索出了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在科技丛林的支撑下长出产业雨林。
2022-09-19
可控核聚变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技术。过去半个多世纪,各主要科技强国都在持续投入,科学研究和工程经验都经过了长期积累。
2022-08-22
北流市|
咸宁市|
成安县|
保靖县|
垣曲县|
普格县|
轮台县|
武川县|
伊金霍洛旗|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