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新闻
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核医学和分子成像部主任、放射学教授Andrei Iagaru医学博士表示:“临床医生目前使用活检结果和临床信息,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来预测前列腺癌是否生长缓慢,或是否会迅速扩散,需要积极治疗。然而,功能成像,如PET/MRI,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识别有持续或复发疾病风险的患者的方法。”
2023-01-08
相比于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等),生长抑素受体PET/CT显像由于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能明显地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在无创、低辐射、无安全副作用的前提下,提供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葡萄糖转运蛋白受体表达信息,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分期、生长抑素受体抑制剂受益患者筛选、疗效评估及后期随访复查提供有力的临床分子影像学信息。
2023-01-05
以下是Mulgaonkar等人在2022年11月出版的《临床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使用89Zr标记的Atezolizumab的免疫PET成像使PD-L1在肾细胞癌移植瘤模型中的体内评估成为可能”的摘要。
2023-01-05
PET/CT 是利用正电子核素(如 11C、13N、15O、18F 等)标记葡萄糖等药物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呈现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代谢功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示踪剂为 18F-FDG(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
2023-01-04
根据澳大利亚一组研究人员的说法,生酮饮食的患者似乎有循环代谢物,减少了脑PET成像中F-18 FDG放射性示踪剂的摄取。为了缩小知识差距,Bennet的团队分析了52名患者的脑部图像,这些患者接受了全身F-18 FDG-PET/CT扫描(从颅骨顶点到大腿),在两天的生酮饮食和长时间禁食后,可能患有心脏结节病或疑似心内感染。
2023-01-04
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tau PET与其他潜在生物标志物在两年内预测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能力。他们发现基线tau PET是认知能力下降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
2022-12-31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一种用于核医学临床领域的先进成像技术。医用同位素F-18广泛用于PET中检测癌症。
2022-12-30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神经学》1月刊上的一项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变化相似。
2022-12-28
患者在PET/CT检查时,注射18F-FDG后休息40-60min,之后到检查室进行扫描,一般为15-20min。在扫描完约十几分钟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离开PET/CT室,而部分会得到广播通知:“XXX,您还需要进行延迟扫描,请您在等候室安静休息,XXX时间后再到检查室进行延迟扫描”,也就是说要进行第二次扫描。
2022-12-26
数十年来,中国核物理及核技术领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之中不乏魏龙的身影。国内首台慢正电子强束流装置、首台动物PET扫描仪、首台动物SPECT-CT扫描仪、首台乳腺专用PET扫描仪,国际首台动物活体能谱显微CT系统、首台加速器CT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等等,这些国内外首屈一指的成就都由魏龙带领团队取得。他们研制的精密无损检测设备被用于扫描三星堆等遗迹文物,他们研制的射线成像设备和探测仪器被用来做核燃料检测和矿物勘查。
2022-12-26
东乡|
曲沃县|
马山县|
兰考县|
固原市|
广安市|
保康县|
伊金霍洛旗|
郑州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