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创造性地利用同核异能态束流探究了电子俘获致同核异能态激发现象。
2022-06-23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入选专业共20个,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位列其中!同时,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再次蝉联全国第一!
2022-06-23
在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之际,6月21日,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与中核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宝原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安全质量宣传周”活动成功启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弘扬安全质量文化,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022-06-22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核科学普及教育,使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核科学知识,消除对核辐射的偏见与恐惧,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天津青少年核科学教育基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与天津市南开区委、区政府共同努力下建设完成,并于2016年6月正式启用。
2022-06-22
同方威视在基于X光辐射图像的自动检测技术上不断深耕, 积极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出了WEKNOW系列X光图像智能识别产品,让安全检查从“人工判图”到“智能判图”的跨越成为现实。
2022-06-22
黑洞X射线双星是研究黑洞的吸积物理过程和辐射机制的重要天体。近期,一个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领衔的中外合作团队,通过分析一个黑洞X射线双星系统在12年长期爆发期间的多波段观测数据,研究了其系统中的紫外及光学辐射机制。
2022-06-21
“核工业‘开业之石’馆藏在我们院,一直敦促我们要时刻牢记建院初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陈亮(主持工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核地研院作为中核集团和中国铀业核地质领域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单位、科研骨干院所,肩负着打造“强核基石、核电粮仓”和确保“核能安全、核燃料闭环”的历史使命,要按照集团公司、中国铀业的战略部署,努力建设先进的核地质科技体系,打造研产融合、管理高效的产业体系,从而助力集团公司建设先进核科技体系,推动我国由核大国迈向核强国。
2022-06-21
2022年6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向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洛丁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洛丁森)颁发“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
2022-06-20
其中由硕士研究生郑雅琦完成的的动物实验研究“18F-FDG和18F-AlF-NOTA-FAPI PET/CT用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炎症和成纤维细胞激活”喜获心血管领域YIA(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奖(仅3篇基础研究入选,其中唯一的中国团队),并入选年度Highlights。
2022-06-17
本次检查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下,华东监督站圆满完成了检查任务。华东监督站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核安全观为指引,强化核安全政治责任意识,扎实开展监督检查,为后续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坚实的监管保障。
2022-06-17
涪陵区|
兖州市|
集安市|
定州市|
博兴县|
霍林郭勒市|
嵊泗县|
旬邑县|
如皋市|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