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航天生物总工程师赵辉已在航天搭载领域耕耘了30余年,见证了我国航天育种的起步、成长和壮大。
2022-04-21
RIBF是目前世界上流强最高的放射性束流装置。R3是继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的实验储存环(ESR)和中国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冷却储存环实验环(CSRe)之后,第三个基于储存环的等时性质谱仪。
2022-04-20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年来,初步统计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2022-04-18
中国首台增材制造轴流式转轮的成功研制,是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是以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具体举措,对以机器人和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在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2-04-16
实验室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验室主任黄钢教授作为首次问鼎国际核医学权威机构的中国核医学专家,担任亚洲大洋洲核医学和生物学联盟(AOFNMB)主席,组织及参与各类国际学术活动数十场次,不断推动亚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提升。
2022-04-16
临汾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核与辐射安全科普讲座,临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核与辐射执法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高鹏举从中国的核安全文化、辐射相关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生态安全、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作了清楚的阐述。
2022-04-15
为国际合作搭建沟通桥梁——对话国际原子能机构CFE杨文斌▲ 杨文斌在IAEA总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有一种职位被称作免费专家(Cost-Free Expert;CFE),该职位通常产生于IAEA与成员国已有或潜在的合作项目中,IAEA为项目中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提供工作交流的机会,而不占用其自身编制和预算。在我国,IAEA的免费专家由相关单位提供经费支持,经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选拔后推荐派驻。2013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杨文斌进入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从...
2022-04-15
2015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 研究员、医用声学室主任崔崤峣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设备原型样机。
2022-04-14
核医疗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意义重大。依据《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及《“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结合国内核医疗产业发展实际,就“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核医疗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提出发展建议。
2022-04-14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经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更重要的,中国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五个必由之路”,有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创造的精神财富。
2022-04-14
星子县|
乳山市|
汕尾市|
呈贡县|
肥西县|
太康县|
天祝|
丹凤县|
高淳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