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学科组科研人员联合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在珊瑚氧稳定同位素(δ18O)记录海平面变化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2022-03-23
对于中国而言,最佳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就是:先做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然后在完成它运行使命之后,在同一个隧道里做质子对撞,一道两用。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来的。5年后,欧洲核子中心在2019年宣布了他们的最佳方案,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2022-03-23
3月22日,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同辐”)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中国同辐系统共有1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小巨人”企业,14个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核技术应用龙头企业,肩负着做大做强做优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光荣使命。
2022-03-23
3月17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满五个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150天的新纪录。五个月时间里,航天员进行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其中有一项就是航天育种。
2022-03-22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约落地黄河北,从此大河之畔,一颗“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的科技新星,落地生根并快速发展,为省会城市“北起”带来科创新动能。又随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批复,共同奏响着新时代的黄河乐章。
2022-03-21
武汉市政府官网3月16日发布的《加快推进航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武汉将锚定“中国航天第三极”发展目标,聚焦主导产业,拓展延伸基础产业,打造引领中部的航天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航天产业发展先行区和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2022-03-18
在今年“世界癌症日”当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非洲联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推出“希望之光”(Rays of Hope)倡议。倡议旨在利用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等核医学技术助力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高癌症治疗能力。“希望之光”也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继“人类健康计划”(HHP)、“癌症治疗行动计划”(PACT)之后的最新倡议。
2022-03-15
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与原子能机构几十年的积极合作,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显著增强核技术能力,并一直在利用这些技术实现发展目标。其中一些国家现在能够通过南南合作框架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
2022-03-15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课题组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前地幔楔蛇纹岩铁同位素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地幔楔蛇纹石化过程中显著的地幔氧化及铁同位素分馏现象,并探讨其机制以及对岛弧地幔楔氧逸度、岛弧岩浆岩铁同位素组成的意义。
2022-03-11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磁转动超新星爆发核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指出(α,n)反应是弱快中子俘获过程(weak r-process)中的主导反应,相关成果于3月9日发表在美国天文学会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2022-03-10
汉沽区 |
清水河县 |
孟村 |
盱眙县 |
清新县 |
莫力 |
行唐县 |
泸溪县 |
克什克腾旗 |
临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