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重点要点,高质量完成监督工作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在生态环境部党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规范监管年”建设目标,深度参与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坚决保障EPR首堆运行安全,有效推动M310专班现场监督组工作,严格开展辖区运行、建造核设施监督,紧抓核技术利用、铀矿冶项目重点问题整改,继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华南地区核安全文化建设,高质量完成2024年监督计划,以实际行动维护华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
(一) 坚决保障EPR首堆运行安全。
严格督促营运单位落实核安全主体责任,对机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SPND)故障等重要异常持续跟踪。加频加密现场监督,T203大修期间,对启动物理试验等重点环节开展专项巡查60余次,切实保障机组安全。
(二) 推动M310专班现场监督组有效运转。
联合华北、华东、东北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建立专班现场监督组工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紧跟核二司工作要求,加强共性、重要问题研究,研提监督建议,为审评决策提供支持。2024年,上报6份专班现场监督月报,研提监督建议37项。
(三)严格开展大亚湾D123、D223三十年大修监督。
组建监督专班,站领导牵头,各处室、专业组协同参与。针对大修工期长、项目多、风险高的特点,提出“整体把控、分段管理”监督策略。处室负责人带队在现场,严格开展监督。在临界核安全检查前,创新性组织两次核安全监督座谈会,分阶段对重点问题“问诊把脉”,守牢大修质量关。
(四)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监督经验总结。
2024年,聚焦核安全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形成工作简报13篇。针对三十年大修监督、核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总结良好实践21条;针对核电厂建造阶段环境保护、核电厂频繁参与调峰等问题,提出工作建议32条,部分工作简报得到部领导批示,相关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五)推进共享交流,协同提升工作水平。
2024年,组织开展中广核华龙一号建设经验总结交流、中系技术规格书应用经验交流、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经验交流、执照工作交流等活动。华南地区各营运单位及相关单位分享良好实践,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提高核安全保障水平。
(六)做好公众沟通,扎实 提升“信任度” 。
紧扣“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联合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涉核企业,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系列活动,提升公众对核安全的科学认知。围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主题,联合多家核设施营运单位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以环保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二、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华南监督站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专项治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站务会前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内容8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两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2025年工作打算
持续巩固工作成效,接续开展“监管信任年”活动。 以建成值得决策层信任、人民群众信任、被监管方信任的监管单位为目标,在体制机制优化、监督能力提升、队伍作风建设、公众宣传增效等多方面制定有效措施,稳步推进落实,力争将监管工作推向新高度。
(一)从严从实高质量监管,确保完成监督中心工作。 持续跟踪EPR机组SPND故障等重要问题,关注中系技术规格书的转换应用及液态流出物监测工作,做好运行机组监督;严格开展太平岭华龙一号机组调试监督,为机组平稳运行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常态化交流机制效能,推动集团公司自上而下传导压力,压实营运单位核安全主体责任。
(二)推动M310工作专班现场监督组工作实效提升。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强各站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完善现场监督组工作制度,加强重要问题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共性问题研究,补齐M310堆型及改进型机组弱项短板,提升工作专班机制实效。
(三) 积极参与健康档案建设。 对接机组健康档案建设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加强核安全形势分析和风险隐患监测预警,以便监督人员对核电机组安全作出客观、整体的判断,采取合理、科学的针对性措施。
(四)加强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监管能力建设。 以监督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口,整合培训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加大履职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监管能力,努力打造一批堪当新时代大任的“行家里手”。
(五) 建立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常态化交流机制。 持续巩固核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发挥引领作用,以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为依托,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定期交流,不断开创华南地区核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
(六)携手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强化核安全保障能力。 以落实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不断强化和华南地区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在核与辐射监督能力建设、科学认知攻坚、公众宣传等方面建立具体的交流合作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