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滨海边疆区分局发言人向卫星通讯社表示,该局专家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后进行的监测显示,太平洋水域捕捞的鱼类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没有超过安全水平。
发言人说:“将继续监测太平洋海域捕捞的海鱼(明太鱼、太平洋鲑鱼和鳕鱼)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锶190)的含量。今年1月,共检测了8个样本。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不超过卫生标准。”
据他介绍,将继续对日本海沿岸水域的氚含量进行季度监测,计划3月份进行下一次采样。
该局还表示,1月份在滨海边疆区的20个市政区进行了80次伽马辐射剂量率检测。伽马射线背景不超过多年的平均值,平均为0.12微希沃特/小时。
此前,该局报告称,2024年日本海水域的氚水平和鱼类中的放射性核素水平处于正常水平。
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于2023年8月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冷却受损反应堆并经过ALPS系统处理的核污染水。该系统可以过滤掉污染水中62种放射性元素,但氚除外。这些废水储存在核电站内的巨型储存罐内。到目前为止,137万吨储存总储量中近90%已经储满。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将于3月31日结束的本财年度第七次排放筹备工作应于2月中旬左右完成。开始排放的日期目前尚未确定。
2025年财年从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东京电力公司计划该财年向海洋排放54600吨低放射性核污水。预计在此期间共进行7次核污水排放。